《河南日报》:摸清种源家底 推进种业振兴
时间:2022-11-24

《河南日报》,11月22日:05版


摸清种源家底 推进种业振兴

——我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面上普查与收集工作圆满完成


  □刘晓阳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
  根据《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2020年7月,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和支持下,由省种业发展中心和省农科院共同组织实施的“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正式启动。
  两年多来,我省上下积极部署、多措并举,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基本查清了我省128个普查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明确了近40年社会、经济、环境、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演变趋势的影响,对各地征集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时空分布状况、农民认知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截至10月26日,128个普查县向国家库共移交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4174份,面上普查与收集工作圆满完成。
  通过本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一大批野生资源和农家品种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保存总量大幅提升,资源结构得到优化。未来,这些被打捞起的“沧海遗珠”,将在科研育种、赋能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摸清种源家底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品种历经7—9次更新换代,每一次都是从资源上先突破,种质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但还不是种质资源强国,目前,许多种源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优异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精准鉴定挖掘不够。因此,要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我国先后于1956年至1957年、1979年至1983年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普查,挽救了一大批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及其特色资源。近40年,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种质资源本底不清、地方品种和野生种等特有种质资源丧失较为严重,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新的挑战。
  河南坐拥大江大河大平原,复杂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特征,漫长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活动,形成了中原地区特有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我国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省育种科研实力突出,尤其在农作物育种方面领跑全国,但仍有很多中原地区特有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没有被充分认识和挖掘,一些绿色、高产、高效和抗逆性好的优良性状基因还没有得到利用。因此,摸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和发展变化趋势,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创新工作方法
  确保普查结果科学性准确性


  根据《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安排,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中,对我省83个市辖县、23个市辖区以及22个县级市,共计128个普查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范围基本涵盖了我省所有县市区。
  按照要求,本次普查要做到“三清查一分析”,不仅要摸清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主要性状,还要明晰演变趋势、发布种质资源普查报告、发展状况报告,确保珍贵、稀有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实现应收尽收。为此,我省高度重视,创新方式方法,推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强化统一部署。印发《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亲自部署、亲自动员,召开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会议。省农业农村厅成立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办公室成员,由省种业发展中心和省农科院共同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日常管理、技术支撑和服务。各地区农业部门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带领一线人员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强化技术支撑。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普查工作,改变以往“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传统做法,坚持“先农民认知、地理、生境等信息,后收集”,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等对资源演变趋势的影响,实现保存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高。省农科院选派不同作物研究领域骨干力量组成技术专家组,对接128个普查县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和监督,确保普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强化培训力度。由于本次普查要求高、专业性强,我省组织省级线上线下大型培训会5次,各地区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000余期,培训人数达7.8万余人,通过新媒体发布消息40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1.4万多条、张贴和散发宣传彩页160万余份。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很多古老的地方品种、特色资源都散落在农家房前屋后、乡村田间地头和深山老林里,早出晚归,跋山涉水,成了普查工作的常态。
  两年多来,由2.5万余人组成的普查队伍采用现场调查、实地问询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共走访乡镇1929个,行政村19161个,群众20万余人。
  据统计,128个普查县共收集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4174份,总体任务完成率108.7%。以粮食作物、蔬菜和果树类为主;地方品种占66.91%,野生品种占20.76%。其中,有17个省辖市68个县(市、区)超额完成任务目标数,驻马店任务完成率达到132.6%,安阳任务完成率达到130.0%,林州提交实物资源70份,任务完成率233.3%。

  成果可圈可点
  打造河南种业“芯”力量


  2020年7月,我省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
  2021年4月,《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发布,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
  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首席专家刘旭带队到我省调研指导,充分肯定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2021年12月,128个县384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数据提交至农业农村部普查办;
  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进展视频调度会;
  2022年6月,省农作物普查办到开封、焦作、洛阳等16个地区就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与座谈;
  2022年10月,128个普查县全部完成资源实物移交,并通过国家普查办审核,面上普查与收集工作圆满完成;
  ……
  两年来,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稳扎稳打,种质资源信息“应录尽录”,种质资源材料“应收尽收”,成果可圈可点。
  ——一批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重要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被发掘。
  濮阳莛子麦入选2021年国家“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莛子麦有大白芒、两截枯、大红芒等20多种,这些品种在熟期、株型、抗逆性等方面各具特色,是极其难得的遗传资源,对于小麦育种有重要意义。以莛子麦麦秆为原料的濮阳麦秆画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内首次发现的新乡龙水梯老黄玉米,经过室内考种、品质分析与田间鉴定,发现其具有品质优、耐荫性强、穗大、穗行数多、种皮薄的优点,优良基因对于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和改良现有玉米种质资源以及提高品种抗逆性具有重要价值。
  ——发布年度十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展示我省种业“芯”名片。
  依托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我省连续两年评选出河南十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进一步推动优异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2020年度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十大重要成果有淮阳黑谷、淇县油城梨、濮阳莛子麦、偃师银条、新安樱桃、浚县矮秆高粱、卢氏黑黍谷、夏邑蒲菜、柘城胡芹、舞钢野葡萄等。
  迎河柑橘、息县香稻丸、玉米小黄糙、水白笆斗杏、信阳旱茶、博爱清化姜、坡吴魏氏胡萝卜、超化大蒜、内乡苦麦、惠楼山药等则被评为2021年度河南十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
  ——一批普查成果得到开发利用。小脓瓜在孟津白鹤镇赵岭村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野生资源,抗旱和抗病性极强。孟津当地利用小脓瓜的花粉与试验田的薄皮甜瓜、厚皮甜瓜进行分别杂交,已经初步育成抗病性强、单株结果能力特强、全株没有雄花的全雌系株系等16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育种材料,为开展甜瓜全雌系制种提供了可能。
  淮阳黑谷是周口市淮阳区古老而名贵的谷种,营养价值高,酿酒品质更优。2022年,淮阳区建立了淮阳黑谷保护基地,种植黑谷面积达1500亩。当地改良生产工艺,改造加工设备,改善生产环境,黑谷酒产销量大幅增加,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普查基础上,我们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的38个农业县(市、区)的系统调查正在有序进行,力争2022年年底完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任务。”参与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省农科院专家李会勇说,在普查工作完成后,省、市农科院技术专家还要继续做好资源实物的保存与鉴定、种质资源的分类编目等工作,建立健全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库。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关键。“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田野种上更多河南种子,为河南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贡献‘芯’力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河南农科牧业有限公司

地 址: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

电 话:0373-7373528

豫ICP备13011008号-1